在纪念上海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8周年之际,12月8日,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研讨会在suncitygroup太阳新城客户端校本部乐乎楼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上海市文物局、suncitygroup太阳新城客户端联合主办,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suncitygroup太阳新城客户端承办,国家文物局政法司副司长何戍中、suncitygroup太阳新城客户端校领导忻平、上海市文物局副局长褚晓波莅临开幕式并致辞,国内六十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
上午10时,“公众参与下的文化遗产管理与保护”主题发言中,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阮仪三教授首先发表演讲,立足于数十年亲身实践的经验与感受,指出当前国内环境下政府与民间组织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呼吁政府重视、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国家文物局政法司副司长何戍中在讲话中阐述了政府、企业、公众在遗产保护工作中扮演的不同角色,强调公众对政府的监督、鞭策作用,是推动公民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对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何戍中指出,应发挥网民的强大号召力,志愿者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专业性,社会小组及个人参与的积极性,继续发扬注册机构工作的重要作用,加强公民社会建设。随后,复旦大学高蒙河教授对中外公众考古教育进行比较,展示了中国公众考古的典型案例,指出中国公众考古具有原创性。此外,高蒙河教授也介绍了复旦大学公众考古通识课程的开设情况,分享了高校公众考古教育的经验。suncitygroup太阳新城客户端社会学院陈志勤教授就“文化遗产中‘中国式’公民参与及其现代性转向”这一主题发表讲话,以古村镇保护为例简述民众的参与形式,对公众参与的实践机制建设提出几点思考与建议。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高大伦教授介绍了当下虚拟考古体验馆理念与实践情况,现场展示公众考古动画短片,为面向公众普及考古知识、增加公众考古趣味性、提高公众参与度提供了有益参考。华东政法大学李伟芳教授从法律角度阐述公众参与的涵义、文化遗产对公众参与的必然要求,环境法修订中强调和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并着重介绍了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方式与救济途径中的公益诉讼问题。
下午,众专家学者在各分会场分别就“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或实践问题展开专题研讨。研讨主题包括:“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科学与管理”“全球视野下的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制度化保障”,以及“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视角”,会议从实践角度讨论了当前我国考古、博物馆工作中的公众参与情况,也对公众考古、志愿者工作、非遗保护、社会组织等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理论问题进行了交流探讨,研讨颇具亮点。其中,江西师范大学曹柯平教授简述了江西铅山县太源畲族乡民族文化遗产及保护工作;武汉轻工大学张国超教授展示了“我国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行为的影响因素”问卷调查的实践过程,并对调研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上海博物馆郭青生先生介绍了近年来上博开展的公众文化活动,包括系列性公共讲座、音乐戏剧观赏、文化遗址参观考察等形式丰富的活动,同时出版公众考古等教育读物,对文化遗产保护在公众中传播做出大量有益实践;同济大学张松教授、济南大学顾方哲老师分别阐述了日本和美国等国家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值得我国有关领域的学者进一步探索思考。下午的专题研讨内容各具特色,针对性强,为公众参与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了成功范例与经验借鉴,并对当前国内研究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的建议。
下午5时许,各分会场专题研讨结束,suncitygroup太阳新城客户端历史系主任张童心教授主持闭幕式,上海市文物局谭玉峰致闭幕辞,本次“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研讨会圆满落幕。我国高度重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发展工作,2006年国务院下发通知,确定每年六月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在党的十八大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突出强调“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战略指导的契机下,本次会议的召开,为探讨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有效方式、提升其服务社会的能力带来重要的启示,具有现实性的指导意义。
suncitygroup太阳新城客户端 刘颖惠 供稿
2014年12月8日